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努力建设世界名校

——威尼斯欢乐娱人城33282018年暑期教育教学研讨会

发布者:南外校办发布时间:2018-08-30浏览次数:561


     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威尼斯欢乐娱人城33282018年暑期教育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着重研讨如何通过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将南外建设成为世界名校。全体与会老师认真研读了刘前树书记推荐的四篇学习材料:《聚焦品质的课堂变革:价值厘清、内涵阐释与路径选择》《不被注意的几个教学细节》《爱抑或公正——论班级共同体经营的两种路向》和《罗恩的_55条班规》。在会议中,大家不仅仔细聆听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教授为大家带来的《世界名校办学经验解析》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崔允漷教授《核心素养与深化课程改革》的精彩讲座,还听取了学校初三、高三和国际部上一学年的工作总结;不仅全员参与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现场培训,更认真而热烈地讨论了“如何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组织形式等方面努力探究并实践,从而完成高品质班级与课堂建设”的议题。


    二十六号上午,在邹正校长的主持下,全体教职员工仔细聆听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教授为大家带来《世界名校办学经验解析》的精彩讲座。讲座中,田教授说,世界著名中学通常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优秀的教师群体、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以及保障体系、著名校友人士多、在世界范围内享有高度知名度和美誉度等这样几个特质要成为世界名校,用五句话概括就是:具有服务社会,培养领袖人才的价值追求具有尊重个性,成就学生梦想的办学理念具有蓬勃向上,追求卓越的学校舆论氛围具有多元选择,支持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系具有高度凝聚,激励终生发展的持久影响一句话总结即要具有让每位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发展的教育体系!


 田爱丽教授以英国、美国、芬兰、法国和新加坡等国的世界名校为例,通过对世界名校办学经验的解析,挖掘出名校具有的一些共性特点: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追求卓越、激励竞争的精神、成就学生“最好的自我”的办学理念、丰富多样的课程、弹性的教学管理体制、优异的学业成绩、对体育的高度重视、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对领导力培养的高度重视、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元的评价类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严明的纪律与牧师般的关怀、独特的学生管理、数字化的教育环境、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特色、高度凝聚激励发展的持久影响、良好的内部沟通卓有成效的管理、良好的社区关系,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与世界沟通的平台与话语系统等。在比较中让我们思考:我们的优势(成绩优异、课程开设),我们的努力方向(学生个性化的满足更细致的学生辅导体艺活动、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的更为普及与多样,学生领导力培养,学校精神的建设与凝聚等),我们的现实束缚(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预过多、家长的干预多,校长的责任压力过大、自主权少、资源有限,教师绩效工资所致积极性不高,高考评价制度制约等)和我们的改进措施

二十六号下午,在周弋副校长的主持下,蔡自强老师先向大家做了2018届初三毕业班的工作汇报发言的主题是管理有讲究,落实有力量。管理讲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落实的力量源于“人心齐泰山移”、源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回望2015-2018三年,工作平稳有序,过程中虽也有波折,但最后中考成绩不俗,也算是为南外增添了光彩。年级工作要说有什么特色,其实就是全体老师对南外的这份感情而迸发出的责任感,带着这份爱与压力,一忙就是三年。

 姚小琴老师接着向大家介绍了2018届高三年级取得的骄人成绩。发言的主题是收获与坚守。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是高三工作的最简单最朴实的法宝。高三工作必须坚持民主宽松“宽严相济”的管理氛围,必须坚持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必须坚持对学生现代化素养的培养。正是这所有的坚守才带来2018届高三丰硕的收获。

 魏炘老师最后向大家介绍了2017-2018学年南外国际部的情况国际部去美国留学的学生中40%将就读美国综合大学排名前30的名校国际部学生语言和SAT1(阅读、文法和数学)考试成绩属于上乘,国际部的省考或全球统考结果鹤立鸡群,国际部学生在学术上推进率高。

 魏老师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国际部有中加、IBA-level(中英)三个课程项目,过程性评价在国际课程项目中尤其中加得到很好的践行,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都基于诚信。国际部学生实行跑班制,中加每年每个年级重新打散分成男女人数平衡的平行班。国际部每个项目都有几十个社团,是课程体系的其中一个部分,还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传统节日、学术、才艺展示活动和校内校际体育赛事。

八月二十七号上午,在邹正校长的主持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为大家带来《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生动报告。崔教授跟大家分享了三方面内容:核心素养及其意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他认为,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境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核心素养是国际课程改革的最强音。最后,崔教授还提出了几点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学校教育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学科核心素养与跨学科核心素养”等供大家思考。

八月二十七号午,由朱征副校长主持,全员进行教育教学信息化现场培训

八月二十号上午,由刘前树书记主持,介绍了分组讨论的议题:在全球教育变革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把2018~2019学年确定为“高品质班级与课堂建设年”,希望以此推动宏观的改革举措落地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将制定《高品质班级与课堂建设年行动方案》,希望全体教职员工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

全体教职员工之后分作八组展开了认真而热烈地讨论。

最后,在刘前树书记的主持下,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将分组讨论的情况在大会上作汇总交流。

刘书记在作大会总结时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积极讨论的热情、认真细致地琢磨和高屋建瓴地思考。